[美]侯世達《我是個怪圈》pdf文字版下載
書名:我是個怪圈
作者:[美]侯世達
出版社:中信出版集團
原作名:I Am a Strange Loop
譯者:修佳明
出版年:2019-1-1
頁數:600
類別:人類故事
格式:pdf
ISBN:9787508695792
《我是個怪圈》作者簡介:
侯世達
Douglas Richard Hofstadter,1945—
又名侯道仁,美國當代著名學者、認知科學家。侯世達生于學術世家,其父羅伯特·霍夫施塔特(Robert Hofstadter)是196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。其父在斯坦福大學任教,侯世達在斯坦福大學長大,并于1965年畢業于該校數學系。1975年因發現了侯世達蝴蝶(Hofstadter butterfly.)取得俄勒岡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。1977 年加入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計算機科學系,80年代初他與輔導的研究生組成的“流動類比研究組”(Fluid Analogies Research Group, FARG) ,嘗試為人類心智過程建模,開發有Jumbo、Seek-Whence、Copycat、Tabletop、Numbo、Metacat、Phaeaco、Letter Spirit、SeqSee、George、Musicat等模型。1984年受聘于密歇根大學,任心理學教授,兼任沃爾格林人類理智研究中心的主席(Walgreen Chair for the Study of Human Understanding)。1988年回到印第安納大學,任文理學院教授,以認知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研究為主,同時兼任科學史和科學哲學、哲學、比較文學副教授職務。
2009年被選為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,并成為美國哲學會會員。
2010年被選為瑞典皇家學院院士。
侯世達教授對不同語言著迷,除了母語英語外,可以流利的說法語與意大利語,對德語、俄語、西班牙語、瑞典語、中文、荷蘭語等語言也有了解。
1979年出版《哥德爾、艾舍爾、巴赫——集異璧之大成》(G?del, Escher, Bach: an Eternal Golden Braid),次年獲得普利策獎(非虛構類)與美國國家圖書獎(科學類),全書通過對哥德爾的數理邏輯、艾舍爾的版畫和巴赫的音樂三者的綜合闡述, 探討了人類思維的層次、規律與應用,因其橫跨多個領域,內容深刻被譽為心智議題跨學科第一奇書。。
1995年出版《流體概念和創意類比:思想基本機制的計算機模型》(Fluid Concepts & Creative Analogies: Computer Models of 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s of Thought)與幾位他的研究生合著,是有史以來第一本在亞馬遜出售的圖書。
1995年出版Le Ton beau de Marot: In Praise of the Music of Language 一書討論語言與翻譯,尤其是詩歌翻譯。
1999年,普希金誕辰200周年之際,翻譯出版詩體小說《歐根·奧涅金》
2007年出版第一部帶有自傳色彩作品《我是個怪圈》,繼續探討《哥德爾,埃舍爾,巴赫》的中心議題:什么是人類的“自我”。他向我們展示自我指涉系統——在哥德爾不完備定理中得到了尤其充分的說明——是如何刻畫了我們的心智。本書獲得當年《洛杉磯時報》科學寫作圖書獎。
2013年與法國心理學家Emmanuel Sander合著《表象與本質:作為思維燃料的類比》(Surfaces and Essences: Analogy as the Fuel and Fire of Thinking)。
《我是個怪圈》內容簡介:
當我們開口說 :“我……”
我從哪兒來?意識是什么?自由意志是幻象嗎?
我與你是絕然分離的嗎?死亡意味著一切的終結?
自我、靈魂、意識、“我”,是否純然從物質中誕生?
意識可以復制嗎?機器會困惑嗎?機器能夠知道自己困惑嗎?
《我是個怪圈》認為自我和意識的本質是一種“怪圈”,它作為一種抽象反饋寓居于我們的大腦。全書融合哲學、語言學、心理學、認知科學、計算機科學、腦科學和數學哲學,討論了在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中得到充分說明的自我指涉(self-reference)如何刻畫了我們的心智。